浙江医改阳光,洒向乡村

2010年10月26日17:10 来源:好医生网站

为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浙江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24个县(市、区)率先进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性定编、乡村卫生一体化以及县乡卫生一体化等多项改革。
农村卫生改革试点工作进展如何?老百姓得到了哪些实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农村卫生改革试点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正在享受“有人看病、有地方看病、看得好病”的便利。

乡村医生回来了
 
    今年中秋节,应该算是39岁的周通过得最为踏实舒心的一个中秋节。因为,在舟山普陀区干了20年乡村医生的他,终于在今年8月“转正”了:成了一个有正式编制的医生。“感谢政府给我吃了颗‘定心丸’,我终于能安下心来为渔民服务了。”他说。
    周通人生中的这个“拐点”,来自于普陀区今年全面推开的一项改革。今年4月,根据农村卫生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普陀区正式出台文件,将全区举办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确定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并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人员编制703人。在编人员收入参照本区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收入水平,按人均每年7.5万元核定。
经过公开招聘,周通成为了普陀区佛渡岛上的一名社区医生。“海岛渔民最怕的就是没人看病。”普陀区卫生局副局长虞海伦说,过去,因为身份不明、收入不高,加上海岛条件艰苦,很多乡村医生特别是一些偏远小岛医生纷纷跳槽,给渔民看病带来很大不便。而现在,身份明确、收入确定之后,乡村医生少了后顾之忧,开始安心做起了渔民的“健康守门人”。
新医改新举措,让乡村医生重新看到了希望。不仅是在普陀区,在景宁县,该县将所有乡镇卫生院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经过双向选择核定人员编制并由财政按人头每人每年划拨人员经费之后,原本辞职离开的乡村医生也纷纷回流。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金兴盛表示,明确乡镇卫生院的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目的是进一步稳定乡村医疗卫生队伍,让农民“有人看病”。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浙江省24个农村卫生改革试点县(市、区)已经有18个县(市、区)出台了乡镇卫生院定性定编文件,其余6个县(市、区)也将在近期出台文件。
根据计划,包括24个县(市、区)在内,浙江省所有县(市、区)的乡镇卫生院都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定性定编工作。在合理核定人员编制的前提下,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将与当地事业单位工资平均水平相衔接。

村里建起卫生站

   一说起今年5月建成运行的村卫生站,湖州市安吉县良朋镇乌泥坑村村民马康良就赞口不绝。“现在看病方便多了。”他说,以前看病拿药要跑到镇里的卫生院,而现在村卫生站就建到了自家门口,走几步路就到了。
   得益于率先推出的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安吉县目前已经新建成了133家村卫生站。县卫生局局长徐存林说,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保留乡镇卫生院的公立公办性质。第二步是建设村卫生站,并将村卫生站的人、财、物、事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过去的村卫生室,挂着集体的牌子,实际上都是乡村医生在自己家里私人行医,房子大多破烂不堪,而且迫于生计,看病总要想着法子从病人身上赚钱,老百姓怨言很大。而现在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之后,乡村医生每月有固定工资,养老有保障,只要把病看好、让病人满意就行。”徐存林说。不仅如此,为了解决乡村医生老化问题,让农民到村卫生站看病更放心,安吉县今年7月还专门出台文件决定,5年内为每个村卫生站配备一个全日制大专以上医生,首批招聘的26名大学生村医已于8月2日进村行医。
   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国敬说,村卫生站(室)是县(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村卫生站(室),改变过去放任自流的管理模式,将从根本上规范乡村医生的行医行为,提升其业务能力,切实保障农民健康。截至今年7月底,浙江省24个试点县(市、区)已经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2162个,由乡镇卫生院进行一体化管理的已经占到了81%。村卫生站(室)将真正成为全省农民健康的“守护神”。

家门口看上专家号

    9月25日早上9时,因为9岁女儿连着咳嗽好几天不见好、一大早又突然呕吐,开化县华埠街道旭日村村民张女士带着女儿急匆匆地走进了华埠中心卫生院。接诊医生是开化县第二医院小儿科专家郑坤华。20分钟之后,张女士一脸轻松地走出了诊室:“县城专家说吃点药就会好,这下我可以放心了。”
    在卫生院也能看上县城专家,是因为从今年2月起,开化县第二医院全面托管了华埠中心卫生院,对其统一组织管理、统一财务结算、统一业务调配、统一效益分配。县医院每周选派2至3名专家到卫生院坐诊,卫生院16名医务人员则轮流到县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开化县卫生局局长朱曙升介绍说,开化地处山区,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县医院托管卫生院,能让山区农民到卫生院看病更放心。同时,对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难以辐射到的人口稀少的偏远村庄,开化县专门设置了300个巡回医疗点,由县级医生定时上门服务。
    据介绍,为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我省决定,3年内建设54所县级医院、重点支持11所未达标县级医院,并全面开展县乡卫生一体化、县医院托管卫生院等改革试点,打通“县乡医疗通道”。24个试点县(市、区)中已全部开展了县乡村医疗资源整合试点工作。(肖国强)

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