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改情形乃全国的缩影

2010年10月26日17:16 来源:好医生网站


 
    2009年下半年,江苏省首批37个县(市、区)率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截至3月10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地区的门诊均次费用同比降低26%。制度实施地区基本药物销售总金额9878万元,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5139万元。(3月18日新华日报)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医疗费用能不能降下来,降到合理的程度,乃是衡量医改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尺。国家为破解难题开出了“补药”、“猛药”个“辅药”三昧“药”。加大财政投入是“补药” ;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率、医保总额预付制是“猛药” ;基本药物制度则是一剂“辅药”。苏州这条消息,传递了一个确凿的信息:基本药物制度对于治理“药价虚高”顽症,挤干医疗服务机构的药价水分,是颇有成效的。而从更大的意义上讲,它证明了医改的值待期待,可以提振我们对医改的信心。

江苏的情形,是全国的缩影。过去一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医改有了良好开局。“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使人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8.33亿,农民大病救治的抗风险能力有了基本保障。在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付费已经从2000年的50%多降到了近年来的40%。今年要继续推进全民基本医保,要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人数有较大幅度提高,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推进门诊统筹,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不平衡,历史欠账多,医改不会一蹴而就,但每一个进步都可喜可贺。很多时候,我们对变化很迟钝,这是因为没有将视野拓宽;如果扩展时间跨度,那么就会发现,以前令人烦恼的东西正在减少,以前欲求而不得的东西今天正在多起来。这些变化,并不惊天动地,然而蓦然回首,则可以看到那一天天好起来的轨迹竟是那么清晰。对医改,不也应作如是观吗?

今天离理想的至境当然还有不短的距离,现实中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不如人意的东西,然而“全部”是由许许多多“局部”汇合而成的,因此每一个“局部”都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期待的。饭是边烧边熟的,谁也不知道是哪一把火烧熟了饭,然而饭确实是在一把又一把火中烧熟的。而要是每见一把火就质疑,或嫌其“火力不足”,或嫌其“升温太慢”,或干脆否定,那么结果往往是耽误了烧饭。医改就是烧饭——这个比喻很形象很生动,能让人豁然开朗。

 

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若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告知。